首页
返回
第9章  病区护理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释病区、护理管理、分级护理的概念及病区护理管理的特点。
2.列出护理管理所包含的内容,说出探视和陪护管理的内容。
3.比较分级护理的适用对象和内容。
4.解释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物资保管制度,分组讨论医疗事故的管理措施。
5.列出病区护理人员的管理要求,描述护理工作的方法、工作分配原则。
6.说出病区的业务技术管理。
能力目标:
1.运用病区物理环境管理特点,开展以小组形式的知识竞赛。
2.尝试以小组形式参观医院住院部,了解病区的组织结构,并填写记录表及粘贴小组
合影。
3.能以小组形式参观医院门诊,并绘简图说明,填写记录表。
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的参观学习,使同学们体验到医院病区管理的科学、严谨、务实的理念,树立强化质量管理意识,自觉学习管理知识和训练管理能力。

预习要求
1.何谓病区?何谓护理管理?病区护理管理的内涵有哪些?
2.病区护理管理有哪些特点?病区护理管理的内容是怎样的?
3.何谓出、入院护理?出入院护理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4.何谓分级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哪几个等级?比较分级护理的适用对象和内容。
5.如何进行探视和陪护管理?工休座谈会的目的和内容有哪些?
6.病区环境要求的“12个字”是什么?病区的设置要求是怎样的?
7.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病区的社会环境?
8.分组进行病区物理环境管理特点的知识竞赛:【安静、整洁、安全、舒适(温度、湿度、通风采光、色调绿化)】
9.质量控制的关键是什么?护理质量的控制和监测指标有哪些?
10.严格规章制度指的是哪些?如何执行交接班制度?
11.消毒隔离制度和物质保管制度制度是怎样的?
12.何谓什么是医疗事故?如发生医疗事故时应怎样处理?
13.病区护理组织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管理有什么要求?
14.常用的护理工作方法有哪些?护理工作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15.病区的业务技术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知识拓展
一、医院护理管理
(一)医院护理管理的组织原则
要充分发挥组织的协同作用,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明确原则(任务和目标一直的原则)  指组织的设计及建立,必须有明确的总目标,各部门及单位也必须有明确的分目标,整个组织的活动要始终围绕组织的总目标运转。
    2.分工协作原则(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组织中的成员是为一个目标工作的,要提高管理的效能,就需要有分工和协作。组织内必须按专业进行合理的分工,再分派到群体或个人,使每个部门和每个成员都明确各自的工作。分工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进行有效的协作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3.统一指挥与分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等级和统一指挥的原则和集权分权结合原则)   指组织内各部门必须服从于它的上一级部门领导的命令和指挥,并且强调只能服从一个上级的命令和指挥。如果一个下属同时接受两位级的指导,而这两位上级的指示并不总是保持一致的话,那么,他的工作就会造成混乱。如果两位上级的命令相互矛盾,下属便会感到无所适从。分权管理就是把一定权力授予下一级人员,使其在完成具体任务时能行使一定权力。分权有利于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以达到提高整个组织效率的目的。
    4.层幅适当原则(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和管理层次的原则)   管理层次是组织结构中从最高的管理者到基层员工之间应该划分的隶属管理的数量,有几个级别的隶属关系,就有几个管理层次,不同的管理层次有不同的管理职能。管理幅度是一个管理者能有效管理下属人员的数目。组织设计中要考虑管理层次及管理幅度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即管理层次少管理的幅度宽,而层次多对应幅度窄。
    5.责权对等原则(职责与权限一致的原则)    组织中每个部门和职务为了完成规定的任务及做得更好,应赋予相应的职权,即职权和职责保持对等;没有明确的职权,或所授职权小于工作的要求,则可能使责任无法履行,任务无法完成。也不应大于所授予的职责,否则会导致不负责任地滥用职权。
    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是指要保证日常组织工作的正常运转,组织内部结构要有相对的稳定性。组织结构的稳定,有利于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协作关系的稳固。然而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组织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如随着社会人口学和疾病谱的改变,医院内部的组织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工作重点从治疗急性传染病转向预防治疗慢性疾病和心身疾病,癌症的治疗和攻克也变成了医疗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医院近年来开设的心理咨询、社区保健、康复治疗等部门就是组织的适应性变化。
(二)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职能是管理或管理人员所应该发挥的作用或承担的任务,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管理必须具备的功能,即管理者在执行其职务时应该做些什么。
    1.计划职能  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个职能,与其他几个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计划职能包括选定组织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管理者根据计划目标,从事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及控制工作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目标。为使组织中的各种活动能够有效地、协调地进行,必须有严密的统一的计划,包括为实现目标制定策略、政策、方案及程序。
    2.组织职能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必须设计和维持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组织结构中,为达到预定目标,对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形成部门和岗位,把完成业务活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主管人员,并规定各种协调沟通关系,为有效地实现目标,必要时还须不断地对结构进行调整。组织职能还应包括对组织结构所规定的不同岗位所需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考评、培养和使用,其目的是配备合适的人选,以便能更好地胜任在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而实现组织目标。组织职能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计划职能在管理过程中是管理的基础,组织职能则是进行领导、控制的前提。
    3.领导职能  是使各项管理职能有效地实施、运转并取得实效的统帅职能。为各种职能的进行提供保证,对组织中全体人员辅以指导,沟通联络,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施加领导者的影响力,赐予全体人员统一的意志,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领导工作涉及的是主管人员和下属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将与管理者的素质,领导行为与艺术,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激励与处理冲突等方面密切相关。
    4.控制智能  是管理者为保证计划的任务和目标转化为现实而采取的全部活动。根据既定目标和标准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时,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能按原定的计划进行,或适当地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工作是一个延续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目标就在于保证组织实际的活动及其成果同预期的目标一致。
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能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系统的网络,每项职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它们是一种相互交叉着的循环过程。
(三)医院分级管理及基本原则
    1.医院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对医院分级管理的依据是医院的功能、任务、设施条件、技术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水平。医院分级管理的实质是按照现代医院管理的原理,遵照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科学规律与特点所实行的医院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
医院的设置与分级,应在保证城乡医疗卫生网的合理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原则下,由卫生行政部门按地方政府的区域卫生规划来统一规划确定。
    2.医院的分级  1989年我国医院实行标准化管理实施医院分级管理。按照医院不同的任务和功能不同的技术质量书平和管理水平、设施条件将医院分为三级(一、二、三级)十等(每级医院分甲等、乙等、丙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医疗、康复、预防、保健服务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农村乡镇卫生院、城市街道医院、地市级的区医院等,是我国三级医疗网的底部。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卫
生机构。并能与医疗相结合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及指导基层卫生工作。包括一般市、县医院和省辖市的区级医院。
三级医院:是高层次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或
全国的医疗、预防、教学科研想结合的技术中心。直接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和高水平的专科服务。能指导一、二级医院业务技术和相互合作。包括城市大医院和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是三级医疗网的顶部。 
(四)临床护理工作的组织方式
1.我国护理行政管理体制
   (1)卫生部护理管理机构  卫生部医政司设护理处,是卫生部主管护理工作的职能机构。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下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护理管理机构  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均有1名厅(局)长分管医疗护理工作。除个别省市外,地(市)以上卫生厅(局)普通在医政处(科)配备1名具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中(或高)级技术职称的护理人员全面负责本地区的护理管理,并根据需要和条件,配备适当的助手,部分县卫生局也配备了专职护理管理干部。
2.医院护理管理组织结构
    根据卫生部的规定,医院护理管理组织系统设置情况如下:县和县以上医院及300张床位以上医院都要设护理部,实行在分管医疗护理工作或专职护理副院长领导之下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负责制;300张床位以下医院实行总护士长、护士长二级负责制。护理部主任或总护士长由院长聘任,副主任由主任提名,院长聘任。            
3.护理部的地位、作用与管理职能
   (1)护理部的地位和作用   护理部是医院的一个管理职能部门,是医院护理指挥系统的中枢,护理部在护理副院长或业务副院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全院的护理业务、行政管理、在职教育、科学研究等工作,在医院护理全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2)护理部的管理职能  护理部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的主要工作职能如下。
      1)在院长、分管护理工作的副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护理工作,拟订护理工作的近、远期计划,具体组织实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及总结。
      2)制订全院护理管理标准,包括护理常规、质量标准、规章制度、工作职责、排班原则等,督促检查各级护理人员的执行情况。
      3)制订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含护理病历、各种记录单、表格、交班报告等),做好护理资料的登记工作。
      4)加强对护士长的领导与培养,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对重、危、难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技术指导。
      5)调配院内护理力量,合理使用护理人员,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协调处理与科主任、医技、后勤等部门的关系、
      6)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技术考核、教学、进修等工作,建立护士技术档案:提出普升、任免、奖惩意见:组织全院护理查房:领导护理人员学习先进的护理经验,积极鼓励护理人员钻研业务,有计划地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7)负责领导护理科研工作,组织制定规划,选定课题,提出措施,抓好落实: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8)组织护士长定期分析护理质量,采取措施减少护理差错,严防护理事故发生,并负责护理方面的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处理。
      9)负责提出有关护理物品、仪器设备等的增配意见。
4.科室护理组织工作
      根据卫生部规定,100张床位或3个护理单元以上的大科,以及三级医院中任务繁重的手术室、急诊科、门诊部设科护士长,由护理部主任提名聘任。科护士长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所属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
      护士长是医院病房和其他基层单位(如门诊、手术室、供应室、产房等)护理工作的管理者。病房护理管理实行护士长负责制,在护理部主任(或总护士长)、科护士长领导和科主任业务指导下进行工作,负责本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
5.护理工作模式
   (1) 个案护理 指1个患者的全部护理工作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常用于危重症患者、大手术后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
   (2) 功能制护理 将工作以岗位分工,以工作中心为主的护理方式,按照分工实施护理。如处理医嘱的主班护士、治疗护士、药疗护士、生活护理护士等。
   (3) 小组护理 护理人员和患者各分成若干小组,1个或1组护士负责1组患者的护理方式。
   (4) 责任制护理 是由责任护士和相应辅助护士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计划为内容,对患者实施有计划的、系统的、全面的整体护理。责任制护理与小组护理相结合,明确分工责任,进行整体护理,是目前倡导的护理工作模式。
   (5) 临床路径  是指医疗机构中包括医生、护士及医技人员等的一组成员,共同针对某一种病种的诊断和手术,制定从入院到出院最佳的、时间要求准确、工作顺序严格的整体诊疗计划。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