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护士小王,26岁,工作三年后被安排在艾滋病病房,某日下班前,在处理病房污物的过程中,不慎被污物桶中裸露的穿刺针刺破手指,出血不止。请问:
1.小王应立即采取怎样的紧急措施,处理伤口?
2.该情况是否需要报告医院相关部门?
三、医院中不安全的环境因素包括哪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四、护理人员长期接触化学制剂可对机体造成怎样的影响?
五、什么是锐器伤?护士怎样纠正和预防锐器伤的危险行为?
六、护理工作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职业疲溃感的产生?
七、预防负重伤的职业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
八、选择题
(一)A1型题(第1~42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护理安全 B.护理差错 C.护理缺陷 D.护理风险 E.护理事故
2.医院环境因素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后果不包括:
A.骨折 B.灼伤 C.负重伤 D.坠床 E.死亡
3.加强护理职业安全教育,应树立的观念是:
A.教育第一 B.安全第一 C.护理第一 D.管理第一 E.医疗第一
4.医院建立安全网络以控制护理不安全因素,应实施:
A.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 B. 一级目标管理责任制 C. 二级目标管理责任制 D.护士长负责制 E.护理部负责制
5.下列传染病造成的职业损伤中危害性最大的是:
A.甲型肝炎 B.流感 C.艾滋病 D.肺结核 E.疟疾
6.WHO规定医院病房的声音强度不超过:
A.40dB B. 45dB C. 35dB D.60dB E.57dB
7.护士抽吸化疗药物时,药液应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
A.3/4 B.1/2 C.1/3 D.2/3 E.1/4
8.护理人员由于劳动强度大,负重过度,容易导致:
A.机械性损伤 B.化学性损伤 C.温度性损伤 D.放射性损伤 E.锐器伤
9.属于职业损伤危险因素的生物因素是:
A.细菌、病毒 B.甲醛 C.机械性损伤 D.放射性损伤 E. 锐器伤
10.护士常见的运动性功能损伤有:
A.肩关节损伤 B.颈椎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 D.肘关节损伤 E.下肢膝关节损伤
11.护理职业防护概念正确的是:
A.对在护理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护理危险进行防范
B.在护理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C.护理人员工作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中,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对经常暴露在感染患者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进行的防护
D.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等,重点要注意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E.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实行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12.护理职业风险防范的意义除哪项外均是:
A.保障职业安全,维护护士健康 B.规避执业风险,有效控制危险
C.减少职业损伤,增加经济效益 D.营造轻松和谐环境,焕发工作热情 E.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3.除哪项外均是护理职业安全的影响因素
A.物质因素 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 D.人员因素 E.管理因素
14.哪项不属于医院中不安全的环境因素:
A.医院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置存在不安全因素 B.环境污染所致的隐性不安全因素 C.医用危险品使用不当也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D.患者不同疾病、不同个性、不同地位所致的不安全因素 E.病区治安管理不严
15.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因素是:
A.扭伤 B.灼伤 C.感染的锐器伤 D.撞伤 E.烧伤
16.护士小李由于工作失误,给患者王某造成重度残疾,其行为属于:
A.护理事故 B.护理预防 C.护理风险 D.护理安全 E.护理缺陷
17.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社会性损伤的职业风险防范:
A.避免重复或静态的不良姿势 B.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C.提高社会地位,重视自身价值 D.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
E.进行生理、心理减压,疏导不良情绪影响
18.哪项不是运动性功能损伤的职业风险防范:
A.正确运用人体力学 B.避免重复或静态的不良姿势 C.科学使用保护局 D.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E.和谐沟通相互合作
19.哪项不是运动性功能损伤的职业风险防范:
A.正确运用人体力学 B.避免重复或静态的不良姿势 C.科学使用保护局 D.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E.加强锻炼、合理营养、增强体质
20.哪项不属于锐器损伤的职业风险防范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
A.禁止双手回套针头帽 B.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
C.禁止戴手套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 D.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E.禁止直接传递锐器(手术中锐器用弯盘或托盘传递)
21.哪项不属于锐器损伤的职业风险防范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
A.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B.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 C.禁止消毒液浸泡针头
D.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 E.禁止单手回套针头帽
22.锐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A.立即用健侧手从远心端向近心端挤压,排除伤口部位的血液 B.用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5分钟
C.用2%碘酊溶液、75%乙醇溶液,0.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伤口 D.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E.请有关专家评估锐器伤并指导处理
23.化疗药物损伤的职业风险防范:
A.提供安全的配药环境 B.配置药物前准备充分 C.严格遵守配药时、执行时的操作要求
D.医疗垃圾的处理 E.加强护士健康管理
24.化疗药物损伤的职业风险防范,在严格遵守配药时、执行时的操作中哪项不合要求:
A.掰开安瓿时应垫纱布,避免药粉、药液、玻璃碎片四处飞溅,并防止划破手套
B.掰开粉剂安瓿溶解药物时,溶酶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搅拌,防止粉末益出
C.瓶装药液稀释后立即抽出瓶内气体,以防瓶内压力过高药液从针眼处益出
D.从药瓶内吸药液后,先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裹住瓶塞,再撤针头,防止拔出针头的瞬间药液外溢
E.抽取药液是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2/3为宜,防止活塞从空筒中意外滑脱
25.锐器伤职业风险防范中哪项不属于严格管理医疗废物的要求:
A.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以防止刺伤
B.护理工作中使用便捷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回收器,严格执行医疗垃圾分类标准
C.锐器不应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应放置在特定的场所
D.封好的锐物容器在搬离病房前应有明确的标志,便于监督执行
E.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
26.配制化疗药物的准备要求哪项不符合:
A.流水洗手 B.佩戴一次性防护口、帽子、面罩 C.工作服外套 D.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
E.化疗药物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后尽快洗手
27.锐器伤的职业风险防范中哪项不符合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A.护士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B.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C.在进行侵入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D.器械传递要娴熟规范,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锐利端朝向被传递
E.护士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治疗和护理操作,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
28.护理职业损伤危险因素中哪项不符合心理社会因素:
A.精神压力 B.工作紧张 C.频繁夜班 D.人际关系 E.经济状况
29.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致病菌中通过除哪项外的途径感染护理人员:
A.呼吸道 B.消化道 C.泌尿道 D. 血液 E皮肤
30.在护理活动中,护士可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多种化学消毒剂,而导致护士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的化学消毒剂除哪项外均是:
A.过氧乙酸 B.甲醛. C.乙醇 D. 含氯消毒剂 E. 戊二醛
31.在护理活动中,护士可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多种化疗药物,而导致护士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的化疗药物除哪项外均是:
A.环磷酰胺 B.青霉素氮芥 C.多柔比星 D.丝裂霉素 E.氟尿嘧啶
32.护理职业损伤危险因素中最危险、在常见的病毒是:
A.肝炎病毒、流感病毒 B.冠状病毒、肝炎病毒 C.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 D.冠状病毒、腺病毒 E.艾滋病病毒、腺病毒
33.关于腰围的使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护士在工作中应当一直佩戴腰围 B.佩戴腰围可以保护腰肌和椎间盘不受损伤 C.长期佩戴腰围可导致腰肌萎缩产生腰背痛
D.腰椎间盘突出的护士在急性期疼痛加重时坚持佩戴腰围,卧床休息时解下 E.腰围仅在劳动时使用
34.下列医疗垃圾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A.凡与化疗药物接触过的针头、注射器、输液管、棉签、等须收集在专用的密封垃圾桶内 B.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医疗垃圾袋统一使用黑色标志 D.处理污物时,护士须戴帽子、口罩、手套 E.密封好的医疗垃圾应有明确的标志才能送离病房处理
35.关于洗手指征,下列不正确的是:
A.接触患者前后 B.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
C.无菌操作前后 D.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 E.处理污染物品前
36.影响护理职业安全的人员因素中,主要因素是:
A.护理人员素质、数量 B.护理部主任的能力 C.主管护理工作的业务院长
D.患者的文化程度与综合素质高低 E.护理人员的整体学历高低水平
37.关于标准预防概念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是:
A.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视为有传染性 B.实行双向防护
C.只须隔离明确诊断为传染性疾病的患者 D.根据传播途径不同实施不同的隔离措施 E.特别注意洗手方法与洗手的时机
38.化学消毒剂损伤的职业风险防范中错误的是:
A.熟练掌握化学消毒剂的性能、功效、浓度、剂量等 B.避免直接接触
C.防止环境污染 D.浸泡消毒的物品取出后直接使用
E.化学消毒剂不慎溅到皮肤或眼睛时,立刻用清水反复冲洗
39.感染的锐器伤是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因素,目前已经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过锐器伤直接传播,最常见、危险性最大的是:
A.冠状病毒 B.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流感病毒 E .肺炎链球菌
40.暴露源刺伤或割伤了皮肤,但损伤程度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属于:
A.一级暴露 B.二级暴露 C.三级暴露 D.四级暴露 E.级暴露
41.下列不属于护理职业暴露的是:
A.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接触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B.护士接触各种导管 C.护士接触电磁辐射 D.护士工作压力过大产生不良影响 E.护士接触不同的患者家属
42.哪项不是锐器伤的职业风险防范:
A.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B.抽吸药液后双手回套针帽 C.用后的针头放入利器盒
D.严格执行医院垃圾分类管理 E.静脉加药时去除针头经三通管给予
(二)A2型题(第43~50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43.护士小陈不慎发生了锐器伤,伤口应用流动净水冲洗的时间是:
A.3分钟 B.4分钟 C.5分钟 D.2分钟 E.10分钟
44.护士小王为患者进行热疗时,不慎被热水袋烫伤手臂,小王的损伤属于:
A.化学性损伤 B.物理性损伤 C.社会性损伤 D.生物性损伤 E.心理性损伤
45.患者张某因肺结核住院接受治疗,在医院住院期间被蚊子叮咬而感染疟疾,该医院的不安全因素属于:
A.技术因素 B.物质因素 C.患者因素 D.人员因素 E.环境因素
46.患者李某因急性阑尾炎入院,手术治疗后三天,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擅自出院,结果造成伤口感染。造成王某伤口感染的不安全因素是:
A.患者因素 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 D.人员因素 E.物质因素
47.李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下述操作错误的是:
A.双手回套针头帽 B.污染器械分类消毒后洗刷 C.用留置针取代钢针
D.用过的针头放在利器盒内集中处理 E.操作完毕用流动水冲洗
48.护士小王,在配置化疗药物前,不正确的做法是:
A.戴帽子 B.戴手套 C.戴一次性口罩 D.戴面罩 E.不需穿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
49.病区蒋护士长从管理因素影响护理安全的角度出发,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要有预见性和洞察力,实行“老中青”结合、弹性排班
B.各班职责安排合理,责任界定清晰 C.努力提高团队凝聚力
D.不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E.重视业务技术培训,强化法律知识
50.护士小李在护理操作过程中预防运动性功能损伤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则 B.有意变换自己的姿态和体态 C.正确佩戴腰围
D.合理营养,增强体力 E.护士工作辛苦,应当多休息,减少锻炼
(三)A3型题(第51~54题)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
息,在每题下面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50~51题共用题干)
护士小陈给患者注射青霉素时,未认真查对,误将3床患者王某的青霉素注射给1床患者李某,导致3床患者李某发生过敏性休克死亡。
51.护士小陈在此项操作中出现过失的原因是:
A.违反交接班制度 B.执行医嘱不安全 C.擅自使用护士权利
D.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E.违反药物的配伍禁忌
52.护士小陈的行为属于:
A.护理安全 B.护理差错 C.护理风险 D.护理预防 E.护理事故
(52~53题共用题干)
王护士给患者进行注射时,由于患者烦躁,不慎被针头刺伤自己的手指。
53.导致王护士护理职业暴露的最直接原因是:
A.患者家属的不理解 B.患者对治疗的不配合 C.护理培训的不到位
D.技术水平的不专业 E.直接接触感染患者
54.王护士在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中,下述措施中错误的是:
A.立即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 B.用0.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伤口
C.用流动水冲洗伤口5分钟 D.立即在伤口局部来回挤压
E.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